為創(chuàng)新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模式,傳播生態(tài)保護理念,推動鳥類知識普及,高標準建設黃河口國家公園、助推黃河流域生態(tài)保護和高質量發(fā)展、打造世界陸海統籌型自然保護地典范,特舉辦2025黃河口國際觀鳥季短視頻大賽。
征稿內容
作品需拍攝于東營市境內,圍繞黃河口珍稀鳥類、生態(tài)濕地、生態(tài)保護的短視頻作品進行征集,用鏡頭進一步挖掘、宣傳黃河口鳥類棲息、觀賞勝地,講好黃河故事,廣泛傳播“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動實踐。
征集對象:
全國攝影攝像愛好者和工作者,個人和團隊均可。
征稿時間
即日起至2025年10月31日
獎項設置
金質收藏作品1件:稿酬人民幣10000元(稅前)
銀質收藏作品2件:稿酬各5000元(稅前)
銅質收藏作品3件:稿酬各3000元(稅前)
優(yōu)秀作品4件:稿酬各2000元(稅前)
作品要求
1.參賽作品包括紀錄類視頻短片和交互式融媒體產品等,與(但不限于)聲音、文字、動畫、圖示、插圖等融合。
2.作品須在2024年10月1日后創(chuàng)作,時長2-5分鐘(含片頭片尾字幕),畫幅比例為16:9。作品的第一幀應當為作品的封面。
3.作品當中應有投稿者本人拍攝的視覺元素。如使用他人或第三方創(chuàng)作的視覺素材,須在投稿時聲明并詳細標注。作品中使用的音樂等其他各類素材,投稿者應確保擁有合法使用權。使用他人或第三方創(chuàng)作素材的,必要時應能夠提供素材權利人出具的授權文件。
4.每人最多投3件作品。
5.作品如為集體創(chuàng)作完成,須注明主創(chuàng)人員(不超過4人)分工,并注明第一創(chuàng)作者。
6.謝絕AI作品,謝絕純粹用電腦軟件制作合成的作品參評。
7.要求實名制投稿,須填寫真實、完整個人信息。
8.作品采用MP4格式,分辨率不低于1080P,文件最小不低于300M,最大不超過1G。
9.投稿作品原稿需在右下角加印由組委會統一設計的LOGO。作品中可用較小字號在適當位置標注作者姓名,但顯示時間不能超過5秒,LOGO獲取方式為:https://pan.baidu.com/s/1uweISX5MlRN3Ie6i2G2cZQ?pwd=1007提取碼:1007,作品中嚴禁含有商業(yè)及廣告內容。
10.凡入選過市級及市級以上比賽的作品謝絕投稿。
11.不符合本征稿啟事規(guī)定的,不能參選;已入展的,將予取消資格;主辦單位有權收回獎金及榮譽證書等,并在媒體上通報。
12.作品嚴禁抄襲、套改,違者取消資格并承擔法律責任;投稿者應保證其所投送的作品不侵犯第三人的包括著作權、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等在內的合法權益。凡因稿件或投稿行為所產生的責任均由投稿者自行承擔。
13.對于妨害公序良俗的作品及行為,一經發(fā)現將取消入展資格。
評選要求
組委會將邀請專家組成評委會,本著公平、公正的原則,對所有征集到的作品進行評選。
版權及作品使用
1.獲獎即視為授權主辦方和承辦方在宣傳、出版等活動中以獲獎者投稿時原稿原片形式無償使用作品;主辦方和承辦方有權在其舉行的相關活動中均以獲獎者投稿時原稿原片形式(或以主辦方和承辦方與獲獎者的其他約定形式)以復制、放映、展覽、展示、發(fā)行、信息傳播等方式使用獲獎作品,并不支付報酬,但主辦方和承辦方使用時不能用于商業(yè)用途。
2.凡獲獎作品均允許在主辦方和中國國家公園抖音號等相關官方媒體進行公益宣傳。在中國國家公園抖音號進行公益宣傳時,視頻短片將以豎屏形式展現,故主辦方和承辦方有權在獲獎作品短片中選擇素材重新剪輯制作,并不僅局限于投稿時的原稿原片形式,且不帶本次大賽的LOGO。
解釋權
凡投稿者均視為已同意本征稿啟事之所有規(guī)定,主辦方具有最終解釋權。
咨詢方式
楊老師電話:
投稿方式
1.指定投稿郵箱:dyssyjxh@126.com
2.投稿格式:標題格式“2025黃河口國際觀鳥季短視頻大賽·名稱”,另附作者簡介(其中包括姓名、性別、出生年月、工作單位、聯系電話)及100字左右的作品簡介。如為集體創(chuàng)作,請按照本征稿啟事作品要求第5條填寫。
示范視頻:
主辦單位
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管理委員會
東營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承辦單位
東營市攝影家協會
山東黃藍生態(tài)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2025年9月30日
來源: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qū)
https://mp.weixin.qq.com/s/DLmGwP2bJUEdrzzV0M01Bg